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下属学院,前身是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08年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共建学院。环境与资源学科被列入内蒙古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
v 学科建设
环境学科已经形成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元素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毒理学、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环境管理与清洁生产、湿地环境演变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学校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也是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共建的学院,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环境资源学科成为“211工程”三期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环境学科拥有的教学科研平台包括: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与环境生物技术2个本科教学实验室;草地生态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享设立的环境监测研究室、水环境研究室和微生物生态研究室等科研实验室;2个教学实习基地:鄂尔多斯环境教学实习基地和包头市环境教学实习基地。
v 科学研究
本学科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56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科技部973计划前期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1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项目1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横向联合项目14项。科研总经费2277.85万元。
学院成立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9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S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18篇;出版专著及译著5部;获发明专利2项;完成政府咨询报告1份;建设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
环境学科已经形成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环境生态学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元素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湿地环境演变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形成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学院成立以来,建立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两个科研实验室,相应的二个研究方向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学院先后成立了“环境与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评价与规划技术中心”及“环境地质研究所”等院校级研究机构,仪器设备总值上千万元。此外,还与草地生态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享设立了环境监测研究室、水环境研究室、微生物生态研究室等科研实验室。
v 发展规划
环境与资源学院已经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于建设成为自治区一流的应用型、开放型、研究型学院。近年将重点加强环境工程、地质学、矿产资源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废物资源化工程、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学科组织架构,着力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环境与资源学院着力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与技术服务基地。